1月10日上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。由中國建筑旗下中建科工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的《高層鋼-混凝土混合結構的理論、技術與工程應用》成果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;中建一局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的《綠色公共建筑環境與節能設計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》成果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。
1月10日上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。由中國建筑旗下中建科工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的《高層鋼-混凝土混合結構的理論、技術與工程應用》成果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;中建一局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的《綠色公共建筑環境與節能設計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》成果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。
01
《高層鋼-混凝土混合結構的理論、技術與工程應用》成果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30余個項目資助下,經產學研深度結合,歷時20多年,通過大量模型試驗、理論研究、數值模擬、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、軟件開發以及工程實踐,取得諸多創新成果。項目團隊研發形成系列新型高層混合結構體系,引領了我國高層混合結構的發展;創建了高層混合結構的分析理論,形成了高層混合結構的設計技術;形成高效裝配化施工技術,引領了我國高層混合結構建造技術的發展,成果應用于深圳平安金融中心、大連中石油大廈、重慶中科大廈、青島海天大酒店新樓、科威特NBK國民銀行、卡塔爾多哈塔等300余項中外工程中,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。
成果轉化與應用代表作
▲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項目施工創新成果應用
02
《綠色公共建筑環境與節能設計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》成果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多項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的支持下,以設計理論創新和關鍵產品性能提升為主線,開展“基礎研究-關鍵技術-工程應用”全鏈條攻關,形成了“參數科學、性能導向、協同優化”的綠色公共建筑環境和節能設計理論方法和技術體系,取得多項創新和突破。成果直接應用于辦公、大型商業綜合體和高鐵站房等9種建筑、共80多項國家重點工程,涵蓋寒冷、夏熱冬冷、夏熱冬暖和溫和等4種氣候區,總計約5800多萬平方米,經濟、社會和環境效益十分顯著。
成果轉化與應用代表作
▲北京中信大廈
北京第一高樓(528米)
中國中信集團總部大樓
▲北京市三星中國總部大廈
三星集團在中國的總部大樓
集甲級辦公樓、會議、商業、健身
和餐飲以及多種配套服務功能于一體
的綜合性建筑
▲北京麗澤SOHO
擁有世界最高中庭的建筑
世界建筑設計大師扎哈·哈迪德代表作
▲望京SOHO
首都第一印象建筑
國內首個亞高效空氣環境
的辦公和商業樓宇
▲國家開發銀行大廈
國家開發銀行總部辦公大樓
綠色節能新典范
▲泰康之家·申園項目
高端、國際水準的養老社區
泰康之家在上海和華東區的旗艦項目
▲居住、商業A2地塊二期(沈陽嘉里中心)
集5A級寫字樓、城市高端購物中心
及金融商業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